你一转身就离开了我,我却要付出余下的生命来忘掉你

中午, 我只是想找篇小说来打发时间却毫无防备地看到这句话。站在原地的人总是痛苦的那个。 恋情是一场战争,舍不得走的人就是败的那个。“影子比恋人更长久” (三个月了, 我致力于读英文写英文,写中文都有些困难了。但中文仍能轻易地打到我心底最深处。那一个个字符越过语言那屏障,直接落到心头,化为音符, 景象,和情感。) 我上网试图找到原作者,然后看到了以下的文字。 七年前,有人说女人要么就是张爱玲式的,要么就是亦舒式的。我很坚决地站在亦舒那边。从来就唾弃那种琼瑶式的浪漫的我, 虽有憧憬,但也有不抱希望的冷淡。 所以爱极了亦舒的冷漠和尖刻。 而现在,我能看懂那欲望那纠缠那深深的绝望。 我是否会走到另一头去? http://blog.focus.cn/group/blogforum_detail.php?page=3&blog_id=20464715&msg_id=123143113 心中的张爱玲 在中国的女作家中,我最喜欢张爱玲。她的书,无论读多少遍,总能把我逼进一种苍凉的境地,极其无奈,无法自拔。  张爱玲的文字让我体味出一种生命的繁华,烟花那种——转瞬即逝;而人性,则是势利的,所谓爱情,根本不存在。《红玫瑰与白玫瑰》里,振宝对红玫瑰爱情=欲望,对白玫瑰的爱情=平安;在《倾城之恋》里,前期的爱情是欲望,后期的爱情是历经了死别后对亲人的渴望和依赖;《金锁记》里,爱情=金子;《沉香屑——第一炉香》里,爱情=欲望+繁 华……张爱玲的书中没有一点理想化的东西,现实的几乎有些残忍,而那毕竟就是现实。在历经千帆之后,人们往往会发现她描述的东西接近于真理,但又怎么样 呢?只好绝望地、熟视无睹地、一如既往地生存。人生本来也不需要去抱多大的希望,很多时候,人的意志是什么都不能改变的。 有的人将张爱玲的文字与琼瑶、三毛相提并论。我认为 那是大大的错了。琼瑶、三毛是理想、浪漫主义者,而张爱玲一点也不浪漫,一眼就看到了结局、看到了根本,她的文字里没有虚无的东西。有的人将张爱玲小说归 为言情小说,我认为这也是一个误会,张爱玲写得不是爱情而是人生。所以,我看张爱玲,就象看《红楼梦》,那意境何等得相似。《红楼梦》中还有洋洋洒洒的繁 荣富贵,而张爱玲连这点都省略了,“人生是一个苍凉的手势”,她便是在描述那一个个的手势。 …..   一些人提出张爱玲是不相信爱情的。我原本也这样以为,但看了《多少恨》后,认识有所转变。张爱玲相信爱情,但她不相信爱情的长久,所以感觉到爱情后,最好的解决办法是——逃离。也许也只有这样,远离了世俗,在经年之后,还能在记忆中搜索出曾经的美好。   ——— 回复:喜欢张爱玲,喜欢她的苍凉与哀伤,喜欢她独到的切入点,我抄过《红玫瑰与白玫瑰》全文,思考她所提出的问题,也许一生也无法回答。语句寥寥却充满了悲凉。关于胡兰成,建议不要再讨论他的好,还是彻底将他打入冷宫,他只是个旧文人。 lily_zhang0509 在上文中提到: xuyouzhu 在上文中提到: 记得一部小说中曾有一句话:于千万人之中,遇见你要遇见的人。于千万年之中,时间无涯的荒野里,没有早一步,也没有迟一步,遇上了也只能轻轻地说一句: “你也在这里吗?” 张爱玲给我的感觉就是如此,因为遇到了,所以喜欢,看胡兰成是因为张爱玲,虽然他是旧文人,不过也有可取之处,呵呵!!!   这其实是胡兰成告诉张爱玲的,我的笔记里也有记录。胡兰成确实很有才,写的文章有山河的大气。但他是汉奸。《色·戒》,张于悲愤之时写出,实在与胡兰成大有关系。男人这么了解女人,实在罕见,说他是情场浪子,一点也不为过,。 张爱玲对男女关系独到的见解,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解释。我不认为红玫瑰就是代表欲望,称为生理的东西并不能称之为爱,而真正的爱是相濡以沫,并不是在懂透了 一个人之后,离她而去。白玫瑰也不是安全,而是朴素。复归于朴,所有的理念归根结底是很简单的道理,所有人最终的追求是看透风岚雾霭,回忆只有落寞,所以 张爱玲了解人性的不完美,纵使好好把握,也不能保证圆满。所以她把人生看得很苍凉,完全是拜胡兰成所赐。

The hours

Excellent movie! It’s so wonderful to see a deep movie about 3 women.Nicole Kidman did a fabulous job. I didn’t recognize her at all. And I kept wondering, who is this actress. She has such an intense and thoughtful look.